復合材料是指運用先進材料制備技術將不同性質材料組分優化組合而成的新材料,而航空復合材料是指用于航空器制造領域的復合材料。航空復合材料種類繁多,根據機體材料不同,可分為有機材料基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基復合材料和金屬基復合材料三大類;根據增強體形狀不同,可分為顆粒增強型復合材料、纖維增強型復合材料和板狀復合材料,并且每一細分品類下還包含更多不同類型復合材料。
航空復合材料在飛機尾翼、后機身、雷達罩、副翼、擾流板等部位均有應用,復合材料的升級發展是創新生產航空裝備零部件的物質保障。航空復合材料需具備比強度大、比模量高、抗疲勞性能強、導電性能好、耐熱性能好等特點,由此才能滿足航空裝備在特殊環境中的工作要求。現階段我國多品類航空復合材料已實現技術突破,未來國內航空復合材料國產化率將不斷提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種類不同,纖維增強型航空復合材料可分為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石英纖維、鈦酸鉀纖維、氧化鋁纖維等增強型復合材料。其中從碳纖維復合材料來看,目前中科院已突破T1000技術,實現量產,打破了美日企業的技術壟斷;從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來看,中國巨石已成功實現浸潤劑原料及配方技術的國產化替代,國內已實現全球領先玻璃纖維配方技術國產化。
在此背景下,我國航空復合材料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航空復合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航空復合材料市場規模為475.9億元,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029.5億元。目前國內航空復合材料生產企業有光威復材、中國巨石、中簡科技、中航高科、中復神鷹、中直股份等,其中中航高科是民用航空復合材料行業龍頭企業,占比市場份額最大;其次為光威復材與中復神鷹。
航空復合材料是航空裝備制造的重要原材料,其行業發展與航空技術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航空復合材料用量占比航空裝備生產總材料用量不斷增加,例如復合材料在ARJ21客機上用量占比為9%左右、在C919的機體結構中用量占比在13%左右。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在需求驅動下,我國航空復合材料企業紛紛加大研發力度,目前部分材料已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國產化率不斷提升,行業發展前景較好。未來隨著國內航空裝備朝輕量化方向不斷發展,創新將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