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脫氫(PDH)是國內工業副產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指丙烷催化轉化成丙烯和氫氣的工藝。當前國內氫能行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工業副產氫是該階段內制取氫氣的主流方式之一,而丙烷脫氫技術作為工業副產氫的重要方式,其市場發展前景較好。
丙烷脫氫是指丙烷經過脫氫催化反應主產丙烯、副產氫氣的過程,屬于工業生產丙烯的新興重要方式之一、工業副產氫氣的細分方式之一。當前國內工業副產氫方式主要包括氯堿副產制氫、焦爐煤氣制氫、丙烷脫氫、乙烷裂解副產氫四大類。與其他制氫方式相比,丙烷脫氫具有生產流程短、占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成本低、能耗小、碳排放量少、制氫純度高、制氫產能達等優勢,是當前國內制氫市場最具氫氣供給潛力的方式。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高純度丙烷是丙烷脫氫的主要原材料。當前國內丙烷主要來源于煉廠副廠,含硫量較高、純度較低,不適用于丙烷脫氫裝置,因此國內丙烷脫氫裝置所需高純度丙烷仍依賴于進口。上游原材料國產化程度較低制約著丙烷脫氫行業發展,未來丙烷生產企業還需加快提升技術水平,促進高純度丙烷產能不斷提升。
從產業鏈下游來看,當前氫能是我國重要清潔能源之一,在燃料電池汽車、建筑、化工、電子、食品、冶金、軌道交通等領域應用較為廣泛,2021年國內氫能市場需求量已達3463萬噸。而丙烷脫氫作為工業副產氫氣的重要方式之一,為滿足下游氫能與丙烯市場需求,2021年國內已投產的丙烷脫氫裝置數量已超12套。在此背景下,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丙烷脫氫(PDH)項目商業計劃書》顯示,2021年國內擁有副產氫氣的丙烷脫氫裝置產能已接近1000萬噸,可生產氫氣約41.5萬噸。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當前國內丙烷脫氫產能主要集中在長三角以及珠三角一帶,主要企業有東華能源、衛星石化、萬華化學、巨正源、浙江石化、浙江華泓、金能科技、美的石化等。未來在國內氫能產業快速發展背景下,氫能需求持續增長將驅動丙烷脫氫產能不斷擴展,未來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目前國內丙烷脫氫行業發展還受原材料進口依存度較高因素影響,未來還需本土相關企業加快提升技術水平,提升高純度丙烷自己能力,進而促進丙烷脫氫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