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胺是一種化學式為H3NO或NH2OH的無機物,外觀呈白色大片狀或針狀結晶體,微溶于乙醚、苯、二硫化碳、氯仿,極易溶于水、液氮和甲醇。羥胺化學性質不穩定,可與二氧化碳進行反應,加熱后爆炸風險較大,且對人體呼吸系統、皮膚、眼部等有刺激性作用。
目前羥胺常用生產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鹽酸羥胺與乙醇鈉進行化學反應,再經結晶、過濾、冷卻等環節制備羥胺的方法;另一種是以磷酸羥胺及其他羥胺化合物為原材料,經過加熱分解環節制備羥胺的方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羥胺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羥胺是一類重要化工中間體,目前主要應用于紡織、電子、醫藥、化工等領域。其中紡織與電子是羥胺最大應用領域,在紡織領域,羥胺主要作為穩定劑應用于萊賽爾纖維制造領域,羥胺穩定劑對萊賽爾纖維生產的安全性以及產出產品質量有著重要影響作用;在電子領域,羥胺主要作為清洗劑應用于芯片制作領域,羥胺清洗劑主要功能在于清除芯片加工焊接后的助焊劑殘留物,維持芯片表面光潔度從而保證電路運行的穩定性。
萊賽爾纖維作為一類重要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其憑借著綠色環保、強度高、溶脹性高、透氣性與透濕性良好等特點已成為家紡、服裝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纖維材料之一,2021年國內萊賽爾纖維產能達到29.6萬噸,同比增長38.7%;同時,當前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趨勢不斷攀升背景下,我國芯片行業發展迅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共生產芯片3594.3億顆,同比增長33.3%。當前在羥胺應用領域快速發展帶動下,其國內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羥胺作為一類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其在紡織、電子、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較為廣泛。近年來,在國內萊賽爾纖維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背景下,纖維級羥胺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以及芯片產量不斷提升背景下,電子級羥胺需求隨之不斷增長。受益于應用市場快速發展,我國羥胺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但目前國內羥胺行業發展面臨著生產技術水平高、難度大、危險性高、產出率低、低價副產物多等挑戰,未來行業仍有巨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