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氫苯,又稱苯加氫,是指通過加氫法生產而成的苯類混合物,即由粗苯加氫萃取得到的苯類混合物。加氫法是粗苯加工的一類新型環保工藝,通過該工藝可制出純度較高的高純苯,從而廣泛應用于多類精細化工中間體與原材料生產場景。目前我國加氫苯生產工藝成熟、產業鏈完善,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向好。
加氫苯生產方法主要分為高溫法(600-630℃)與低溫法(320-380℃)兩大類。其中低溫法是目前我國加氫苯生產的主要方法,其主流工藝路徑包括萃取蒸餾與溶劑萃取低溫加氫工藝兩類,是指以粗苯為原料,經過脫除重組、輕組加氫、催化劑催化、高溫高壓反應、萃取精餾或溶劑萃取工藝除去硫、氮等雜質,得到高純苯的過程。經過多年研究與發展,我國加氫苯生產工藝已基本成熟。
加氫苯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粗苯供應領域,近兩年,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國家環保政策趨嚴、疫情導致企業停工等因素影響,我國粗苯產量呈現出持續下滑態勢。但現如今,在負面情況逐步轉好背景下,本土企業粗苯項目逐步投產,如2022年11月山西盛隆泰達粗苯2.5萬噸產能項目進入建設。在此背景下,我國粗苯產量逐步回升,2022年國內粗苯產量約為465.8萬噸,同比增長1.7%。上游持續回升的粗苯供應量以及愈發成熟的生產工藝為國內加氫苯行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加氫苯產業鏈下游為化工領域,具體應用為苯乙烯、苯酚、苯胺、丙酮、環己酮、順酐等化工產品生產場景。以苯乙烯為例,苯乙烯是合成橡膠的關鍵原材料,2022年其產量已超1900.0萬噸。下游快速發展的應用領域為國內加氫苯市場帶來了廣闊需求空間,進而帶動其產量不斷提升。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加氫苯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加氫苯產量已達454.3萬噸。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下游市場快速發展帶動下,國內加氫苯生產項目不斷增加,相關項目包括2022年的巴州海祥石油化工40萬噸/年粗苯精制綜合利用裝置改擴建項目、安徽鈺鵬化工10萬噸/年粗苯加氫精制項目等。除此之外,我國加氫苯企業還有山東萊蕪鋼鐵、沾化瑜凱、山東宏昌、唐山迪牧、唐山旭陽、唐山瑞達、江蘇中泰、河北銳鑫津化、河北建滔、邯鄲裕隆等,企業數量眾多。未來隨著國內加氫苯項目加速投產,加氫苯產能將持續上漲,行業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