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酶是降解纖維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組酶的總稱,屬于復合酶的細分種類之一,主要由外切葡聚糖酶、內切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等組成,是繼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業酶種,被稱為“工業味精”。
纖維素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體中,包括細菌、真菌、植物體、動物體等。目前生產纖維素酶的主要方法包括固體發酵法,是指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株培養在含有纖維素的固體底物中,通過調節溫度、濕度等條件使菌株進行生長和繁殖,最終產生纖維素酶的方法;液體發酵法,是指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株培養在液體培養基中,經過攪拌和通氣等方式使菌株充分生長和繁殖,最終產生纖維素酶的方法。其中用于生產纖維素酶的菌株主要有木霉、黑曲霉、曲霉屬等。
纖維素酶應用領域廣泛,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紡織、造紙、食品、飼料等。在飼料領域,纖維素酶主要作為飼料添加劑發揮著補充動物內源酶不足、提高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改善動物消化道菌群關系等作用;在紡織領域,纖維素酶主要用于棉織物精煉加工、纖維素纖維織物柔軟與拋光整理場景,發揮著去除織物中天然雜質、提高織物柔軟性能作用;在食品領域,纖維素酶主要用于果蔬加工、果汁處理、飲料及醬油加工等場景,發揮著分解雜質與混濁成分、對原料進行酶解等作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纖維素酶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當前隨著下游市場快速發展,我國纖維素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我國纖維素酶市場規模已超50億元,同比增長約為6.5%。目前我國纖維素酶生產企業主要有湖北立業生物制品、山東隆大生物工程、中溶科技股份、山東龍力乙醇科技、鳳陽馳原生物科技發展、寧夏乙征生物工程、湖南利爾康生物股份、南寧龐博生物工程、河北遠大中正生物科技等,企業數量眾多。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纖維素酶是主要工業酶種之一,主要由發酵法生成,在紡織、造紙、食品、飼料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下游市場快速發展背景下,國內纖維素酶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展現出良好發展前景。目前我國已有多數企業布局纖維素酶市場,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本土企業還需持續研發先進發酵工藝,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