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碳酸鈉是由碳酸鈉和過氧化氫復合形成的一種化學物質,外觀呈白色結晶或結晶粉末狀,具有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的雙重性質,其活性氧的理論含量為15.28%,易溶于水,屬強氧化劑,因而過碳酸鈉主要被用作漂白劑、氧化劑、去污劑、清洗劑、殺菌劑等,也可廣泛應用于化工、造紙、紡織、醫療衛生等領域。
過碳酸鈉的生產工藝分干法和濕法兩種。濕法生產流程長、投資大,但生產過程易于操作、產品穩定性好、質量控制相對容易。目前,國內外大部分過碳酸鈉生產企業采用濕法工藝生產。但由于過碳酸鈉本身穩定性較差,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加入穩定劑、改進生產工藝以及采用包覆等技術以提高過碳酸鈉產品穩定性,過碳酸鈉產品穩定性是該行業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關鍵問題。目前我國過碳酸鈉生產企業通過引進國外技術與自主研發已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近些年在工藝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多個企業已具備自動化生產線。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過碳酸鈉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隨著國內下游行業的不斷發展,過碳酸鈉市場需求不斷增多,行業內生產廠家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該行業,中國市場上包裹型和非包裹型過碳酸鈉產品的產量均呈現不斷增加的態勢,2022年,中國過碳酸鈉產量已達到40萬噸,位居全球前列。
從全球市場的競爭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受到良好市場前景的吸引,全球過碳酸鈉行業的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目前Solvay是全球最大的過碳酸鈉制造商,德國Evonik在過碳酸鈉業務方面是全球僅次于Solvay的第二大生產商,這些龍頭企業占據著全球過碳酸鈉的高端市場。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認為,國內外大型企業如Solvay、Evonik、OCI、Kemira等,依靠其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在國內外過碳酸鈉市場仍處于主導地位。而中國近年來涌現的浙江金科、江西博浩源化工、宏業生物等也逐漸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紛紛搶占了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但在中美貿易摩擦、俄烏沖突、能源危機、通脹壓力、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等背景下,全球過碳酸鈉市場正在不斷整合,將會對中國過碳酸鈉企業造成不利影響,相關投資者需要時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