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植物醇又稱異植醇,指由四個異戊二烯分子首尾相接而構成的雙萜類的二十碳不飽和烯叔醇,化學式為C20H40O,是一種生物化學試劑。異植物醇外觀呈無色油狀液體,含微弱花香氣味,易溶于酮、醇等有機溶劑,不溶于水。異植物醇具有化學穩定性好、易燃等特點,常用作維生素E和維生素K的主要原材料。
異植物醇合成工藝包括法尼烯工藝、假紫羅蘭酮工藝以及芳樟醇工藝三種。法尼烯工藝指以法尼烯及乙酰乙酸酯為主要原材料,在催化劑作用下,經縮合、還原、乙炔化等流程制得成品,該法具有綠色環保、生產流程簡單、生產成本低等優勢,未來有望成為異植物醇主流制備方法;假紫羅蘭酮工藝及芳樟醇工藝存在技術壁壘高、生產成本高、對設備要求高等問題,多被海外發達國家采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異植物醇(異植醇)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異植物醇和三甲基氫醌為維生素E的主要原材料,一步縮合法為維生素E常用合成方式。維生素E主要應用于飼料及保健品領域,在行業發展初期,受技術壁壘高、生產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我國維生素E高度依賴進口。近年來,伴隨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實力提升,我國維生素E行業發展速度有所加快,產量長期保持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維生素E產量達到13萬噸,同比增長4.1%。受益于下游行業景氣度提升,我國異植物醇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在全球市場中,德國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德國默克集團(Merck)、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DSM)等占據異植物醇市場主導地位。我國異植物醇主要生產企業包括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能特科技專注于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三甲基氫醌、異植物醇等產品自主生產實力,2016年公司與美國Amyris公司合作,成功發明出利用法尼烯生產異植物醇的方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異植物醇作為維生素E和維生素K的主要原材料,市場需求日益旺盛。近年來,伴隨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實力提升,我國異植物醇生產技術不斷突破,帶動行業發展速度有所加快。未來伴隨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異植物醇行業將逐漸往高質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