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堿,即氯堿工業,指用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方法來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其為原料生產一系列化工產品。
氯堿產業鏈上游為煤炭、電石、原鹽、電力等原材料和能源產業;中游為聚氯乙烯、氫氧化鈉等產品的生產;下游廣泛應用于化工、紡織、造紙、農業、印染、醫藥、冶金等領域。
從區域分布來看,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加之環保政策不斷出臺,國家對污染排放監管力度加大,電力成本不斷上漲,氯堿生產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加低廉的原材料,逐漸向資源豐富、能源富足、電價較低的華北、西北地區轉移。
氯堿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學工業,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遏制行業擴張趨勢,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2022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高端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氯堿作為化工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在政策推動下將不斷向好發展。
由于氯堿應用范圍廣,產品種類多樣,目前我國氯堿行業生產企業數量眾多,行業集中度不高,競爭較為激烈,但隨著行業不斷發展,落后產能將逐漸被市場淘汰,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目前國內氯堿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有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業、內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是氯堿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開放,國民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氯堿需求將保持增長態勢。在環保形勢日益嚴峻、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氯堿生產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和生產效率,減少污染排放,推動行業向綠色、環保、可持續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