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濾膜是指一種孔徑為0.1-10μm、高度均勻、具有篩分過濾作用特征的多孔固體連續介質,主要用于從液相或氣相中截留微粒、細菌、污染物等,從而達到濃縮、分離、凈化的目的。微濾膜按材質不同大致可分為有機高分子膜和無機膜兩類,有機高分子膜可分為天然高分子膜和合成高分子兩種,無機膜主要有金屬膜和陶瓷膜兩種。
微濾膜產業鏈上游為聚酰胺、聚碳酸酯、醋酸纖維素、陶瓷、金屬等原材料的供應,代表企業有北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數量較多,原材料供應充足;中游為不同類型微濾膜的生產制作;下游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醫藥除菌、污水處理、海水淡化、生物制劑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微濾膜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從膜技術應用領域來看,工業用水處理在膜技術應用中占比超過30%,位列第一,其次為能源行業和工業廢水處理,兩者占比均在20%左右。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逐漸恢復,工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工業用水需求不斷增長,疊加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醫藥及生物制劑需求不斷增長,微濾膜下游需求旺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我國微濾膜市場規模超過250億元。
膜技術是污水處理的重要技術手段,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高科技戰略性產業。近年來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多項政策推動污水治理、海水淡化等工程建設,為膜產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00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公里,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不少于1500萬立方米/日。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實現長治久清;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微濾膜作為污水處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國外微濾膜行業起步較早,在技術水平、研發能力、生產規模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占據主要高端市場。國內微濾膜行業起步較晚,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逐漸縮小,但技術仍有升級空間。目前國內微濾膜生產企業有杭州凱濾膜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市大東微濾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昌祺微濾膜科技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