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粘結劑可以將電極材料中的活性物質、導電劑以及集流體緊密地粘結起來,增強活性材料與導電劑以及活性物質與集流體之間的電子接觸,從而更好地穩定極片結構,主要分為水性粘結劑和油性粘結劑兩大類。
鋰電池粘結劑產業鏈上游為SBR、PVDF、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聚酰亞胺等原材料的供應;中游為產品的生產制作;下游廣泛應用于儲能、消費電子、動力工具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鋰電粘結劑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新能源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對鋰電池需求量不斷增長,推動鋰電池粘結劑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我國鋰電池粘結劑市場規模約為4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110億元,2019-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40%。
隨著行業不斷發展,新增產能不斷擴張,我國鋰電池粘結劑產量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保持增長態勢,行業供需結構不斷改善。2022年我國鋰電池粘結劑需求量約為8.7萬噸,產量約為8.8萬噸。
近年來,國家出臺《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鼓勵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鋰電池需求量將不斷增長,為鋰電池粘結劑提供廣闊消費市場。
鋰電池粘結劑生產研發對設備、原料純度、生產技術等要求較高,具有一定行業壁壘。國外鋰電池粘結劑行業起步早,發展時間長,憑借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等優勢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我國鋰電池粘結劑行業起步較晚,產業鏈不夠完善,在技術水平、研發能力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行業具有較大提升空間,F階段鋰電池粘結劑行業參與者有美國索爾維、法國阿科瑪、日本瑞翁集團等國外品牌以及晶瑞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藍海黑石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企業。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新能源、儲能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鋰電池粘結劑需求量將不斷增長,行業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國內鋰電池粘結劑生產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和研發能力,生產高質量、高性能產品,努力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加快市場國產替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