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強碳纖維主要生產工藝為干噴濕紡,由于技術復雜、產線投資門檻高,全球擁有超高強碳纖維生產能力的國家較少,主要為日本、美國、韓國、中國等國家。
拉伸強度、拉伸模量是碳纖維主要力學性能指標,根據強度不同,碳纖維可分為通用型碳纖維、高強碳纖維、超高強碳纖維。其中超高強碳纖維是一種高性能碳纖維,與通用型碳纖維相比,超高強碳纖維具有強度高、剛性高、耐腐蝕、輕量、導熱導電等多重優勢,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體育器材、建筑、海洋工程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日本東麗是全球碳纖維市場龍頭企業,其產品編號被作為行業標準,超高強碳纖維為T序列,包括T1000級碳纖維、T1100級碳纖維等。日本已實現T1100級碳纖維的量產,目前日本東麗在研超高強碳纖維的拉伸強度達到8.0GPa,拉伸模量310-320GPa。
我國超高強碳纖維研發起步晚,早期市場主要由日本東麗、美國Hexcel等企業主導。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產業發展,市場對超高強碳纖維的需求不斷釋放,為避免卡脖子風險,在政府引導、科技助力等背景下,我國超高強碳纖維自主供應能力不斷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超高強碳纖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從事超高強碳纖維研發及生產的企業或院校有中復神鷹、光威復材、中簡科技、長盛科技、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等。目前我國T1000級及以上超高強碳纖維已實現千噸級規模化、穩定化生產,生產技術和產能已達到全球先進水平。
在政府引導下,我國碳纖維產業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碳纖維主要生產和消費國家之一,2022年碳纖維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隨著研發深入,碳纖維產品更新速度加快,我國企業需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和生產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及技術水平,以爭奪更多高端市場份額。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超高強碳纖維性能優良,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體育器材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目前在全球超高強碳纖維市場上,日美企業仍處于領先地位,我國企業正加速追趕。未來在政策扶持、技術突破、需求升級等因素驅動下,超高強碳纖維國產化進程將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