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聯劑又稱為硅烷底涂劑、硅烷處理劑等,是一種增強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結合能力的助劑,可在兩種材料界面之間形成硅烷連接橋,從而提升分子材料的力學性能和使用性能。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偶聯劑,硅烷偶聯劑具有優良的耐候性、耐高溫、表面張力低等優勢,在無機物、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表面改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經過多年發展,硅烷偶聯劑制備工藝已經成熟,目前,常見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直接合成法、鹵代烷脫HX法、醇解法、氫硅加成法、格氏試劑法等。
隨著生產技術逐漸進步,我國硅烷偶聯劑種類逐漸增多。根據原材料構成不同,硅烷偶聯劑大致可分為乙烯基類硅烷偶聯劑、含硫硅烷偶聯劑、環氧基類硅烷偶聯劑、有機硅過氧化物偶聯劑、改性氨基類硅烷偶聯劑等。
硅烷偶聯劑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多應用于粘合劑、塑料、涂料、玻璃、橡膠、復合材料等領域。其中,橡膠為硅烷偶聯劑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比為35.68%;其次為粘合劑,應用占比為16.61%;排名第三的是復合材料,應用占比為16.27%。
硅烷偶聯劑多用于改善橡膠的耐氧化性、耐磨性、粘結性等性能,還能提升橡膠與填料的結合能力,從而增強橡膠的硬度和強度。此外,硅烷偶聯劑還用于玻璃纖維的表面處理,可以有效改善玻璃纖維與樹脂基體的粘合性,還能提升玻璃纖維的強度、耐候性、耐水性等性能。整體來看,我國硅烷偶聯劑消費市場較為廣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硅烷偶聯劑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隨著我國橡膠、塑料、玻璃等終端應用領域快速發展,硅烷偶聯劑作為一種基礎原材料,市場需求隨之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硅烷偶聯劑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2022年,我國硅烷偶聯劑產量已經超過30萬噸。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國外硅烷偶聯劑企業主要有德固賽、日本信越、藍星國際、道康寧、邁圖等。國內規模較大的硅烷偶聯劑企業主要有曙光化工、晨光偶聯劑、宏柏新材、硅寶科技等。其中宏柏新材、硅寶科技兩家企業在我國市場中占比較大,已經成為行業內頭部企業。根據公司年報中的數據顯示,2022年,宏柏新材實現營業收入16.98億元,同比增長32.32%;硅寶科技營業收入為26.94億元,同比增長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