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鋁是一種共價鍵化合物,化學方程式為AIN,在常溫常壓下多表現為一種白色或灰白色的六方晶體。相較于其他材料,氮化鋁具有無毒、耐腐蝕、化學穩定性好、介電常數低、熱導率高等優點。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氮化鋁制備工藝已經成熟,大致可分為直接氮化法、化學氣相法、熱解法、高能球磨法、鋁粉碳熱還原法、高溫自蔓延合成法、等離子體法等。熱解法憑借其生產成本低、生產流程簡單等優勢,已經成為工業生產氮化鋁的主要方法。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氮化鋁原材料主要有高純鋁、高純氮氣等。其中,高純鋁為生產氮化鋁的主要原材料。高純鋁作為一種基礎材料,在軌道交通、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在此背景下,我國高純鋁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從2018年到2022年,我國高純鋁市場規模由21.27億元上漲至至35.6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77%。
氮化鋁多用于生產散熱基板、結構陶瓷、薄膜材料、熱交換器、耐熱材料、填充材料等,在電子、汽車、化工、機械制造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在電子領域中,氮化鋁憑借其耐壓、熱導效果好、電子遷移率高等優點,多被用于生產LED、高頻電子器件等。在化工領域中,氮化鋁化學穩定性較好,可在強酸、高溫、強堿等環境中保持穩定,多被用于生產化工反應器、高溫管道等產品。在機械工業領域中,氮化鋁多被用來生產切削工具、高溫密封件、軸承等產品。整體來看,我國氮化鋁消費市場較為廣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氮化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下游市場需求帶動下,我國氮化鋁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預計到2024年,我國氮化鋁產量或將超過2400噸。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國外氮化鋁企業主要有德山化工、東洋鋁業、昭和電工、東洋炭素等,國內氮化鋁企業主要有鉅瓷科技、國瓷材料、中鋁山東、同立高科等。國外氮化鋁企業起步較早,生產技術較為先進,占據了我國大部分高端市場。國內氮化鋁企業起步較晚,生產技術與國際市場中的先進水平之間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聚集在中低端市場。近幾年,我國氮化鋁企業不斷發展,生產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市場占有率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