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內包括三氟甲烷,直接排放進入自然界會污染大氣,且會造成資源浪費。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是以工業副產物三氟甲烷為原料制備其他化學品的過程,可以同時實現環境效應與經濟效應,是解決副產物三氟甲烷問題的重要技術方案。
三氟甲烷(CHF3),也稱為氟仿,外觀為無色氣體狀,可用作制冷劑、發泡劑、滅火劑、萃取劑、蝕刻劑,用作制冷劑時稱作氟利昂-23(HFC-23),也可用作有機合成原料,用來制備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有機氟化物。三氟甲烷不會破壞臭氧層,但全球變暖潛能值(GWP)高,且具有低毒性、致突變性、神經損傷性,會對生態環境以及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2018年,環保部發布《關于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建設項目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對于生產消耗臭氧層物質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的建設項目,必須配套建設并同時投產運行其副產品三氟甲烷(HFC-23)的無害化處置設施。在政策推動下,我國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技術研發速度加快。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技術路線之一是生產四氟化碳(CF4),以副產物三氟甲烷、氟氣為原料,在氮氣存在下,于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進行反應制備四氟化碳。四氟化碳,也稱四氟甲烷,其高純產品是用量最大的等離子刻蝕氣體,可應用于集成電路、半導體行業中。預計2020-2025年,我國高純四氟化碳市場需求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
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其他技術路線還有:在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副產物三氟甲烷與二氯甲烷進行反應制備二氟甲烷(CH2F2);副產物三氟甲烷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進行氯化反應轉為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在催化劑作用下,副產物三氟甲烷高溫熱裂解合成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相關技術研究與布局企業主要有巨化集團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藍天環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等。2024年2月1日,我國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施行,三氟甲烷副產物的綜合利用被列為鼓勵類項目。這將推動我國副產物三氟甲烷綜合利用項目落地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