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A中文名稱為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又稱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是少量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和聚四氟乙烯的共聚物。PFA是為補PTFE(聚四氟乙烯)加工困難而產生,通常以顆粒或粉末形式存在,與PTFE相比,PFA優點主要為可熔融加工。
PFA屬于含氟聚合物,性能與PTFE和FEP(聚全氟乙丙烯)相近,具有電絕緣性優、抗老化性好、耐化學腐蝕、無毒無味等特點。PFA可加工成管材、板材、棒材、膜材等,廣泛應用在半導體、電子電氣、電線電纜、石油化工、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
根據純度及應用領域不同,PFA可分為普通級PFA、涂料級PFA、超純級PFA、半導體級PFA四類。PFA在半導體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用于液體處理、化學包裝、晶圓處理、晶圓過濾等環節,產品包括PFA閥門、PFA容量瓶及用于夾取硅片的PFA鑷子、用于清洗浸泡的PFA酸缸、用于制備高純試劑的PFA酸純化器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PFA市場規模達3.9億美元,預計2024-2029年,全球PFA市場將呈低速增長態勢,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億美元。全球范圍內,PFA消費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中國及日本地區,得益于全球電子產業向東轉移,我國逐漸成為全球PFA主要生產和消費地區。
近年來,我國PFA市場發展迅速,2019年PFA行業產能實現零突破,2023年PFA行業產能達1.7萬噸左右,在全球市場的占比達45%以上。由于我國PFA產業起步較晚、核心技術不足,目前我國超純級、半導體級PFA生產規模仍較小,市場需求扔依賴進口。
在國外市場上,PFA生產企業主要有日本大金、日本旭硝子、美國科慕、美國杜邦、美國3M、歐洲泰良、比利時索爾維等。在國內市場上,PFA生產企業包括東岳集團、中昊晨光、常熟三愛富、巨化股份、永和股份、昊華科技、丹凱科技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PFA為含氟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可熔融加工性,在部分領域可替代PTFE。PFA是半導體制造應用的重要材料之一,我國是半導體制造大國,PFA市場消費空間廣闊,但目前我國半導體級PFA生產能力較低,市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據,半導體級PFA國產替代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