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截至目前,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均公布了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具體規劃,去產能力度超預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一是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
二是采取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三是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
四是采取綜合措施,降低企業交易、物流、財務、用能等成本,堅決遏制涉企亂收費行為。
行業分析師表示,供給側改革為16年最大的主題,近期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體現了政府對煤炭行業等過剩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也加速行業整合及出清。
早在2月初,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已明確提出去產能目標:從2016年起,用3-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中長期來看行業見底回升將加速。
日前,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均公布了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具體規劃。而山東、山西、甘肅等地已經在著手處置中小煤礦和“僵尸企業”。
具體來看,甘肅省煤炭行業將用3年至5年的時間逐步退出1000萬噸產能;貴州省將用3年至5年時間關閉退出煤礦510處、壓縮煤礦規模7000萬噸左右;重慶市明確要求將煤炭產能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煤礦數量壓減到70個以內;山東省則表示下決心推動鋼鐵、煤炭、水泥、有色金屬等八個行業去產能。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已經正式發布規劃的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總去產能規劃已達1.44億噸,平均去產能比率高達33%,預期各地陸續出臺政策后總去產能規劃將超過全國規劃。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將有不少資源枯竭的中小煤礦以及“僵尸企業”被關閉。
新思界為您提供關于
《2015-2019中國煤炭行業市場現狀綜合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