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抑制劑是一類飼料添加劑,能夠有效抑制反芻動物甲烷排放。
畜牧甲烷排放是全球人為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反芻動物胃腸道發酵是畜牧甲烷排放的主要來源。反芻動物瘤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在草料消化過程中,會產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氣體主要通過打嗝排出,部分通過放屁排出。反芻動物甲烷的產生不僅造成飼料能量損失、增加養殖成本,還會加劇大氣污染,加速全球變暖。
為減少反芻動物甲烷排放,各國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法,如注射疫苗、改良食譜、使用體外塑料罐、甲烷抑制劑、氫離子載體等。甲烷抑制劑是為減少反芻動物甲烷排放而誕生的,近年來,隨著研究深入,甲烷抑制劑類型不斷增加,包括3-硝基氧基丙醇(3-NOP)、溴氯甲烷、氯化甲烷、2-溴乙烷磺酸、3-硝基-1-丙酸、紅海藻等。
3-硝基氧基丙醇(3-NOP)于2022年獲得歐盟批準,是目前歐盟唯一批準的抑制甲烷的飼料添加劑,在療效、持久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目前基于3-硝基氧基丙醇的甲烷抑制劑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得到應用,合作商包括阿爾樂、達能、蔚優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甲烷抑制劑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經營指標深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在全球市場上,甲烷抑制劑市場布局以歐美企業為主。甲烷抑制劑相關包括荷蘭帝斯曼-芬美意公司、夏威夷Blue Ocean Barns公司、澳大利亞Rumin8公司、澳大利亞CH4 Global公司、印度UPL公司、夏威夷Symbrosia公司、瑞典Volta Greentech等。荷蘭帝斯曼-芬美意公司主要產品為Bovaer,核心成分為3-硝基氧基丙醇;Blue Ocean Barns公司主要產品為Brominata紅藻補充劑。
牛打嗝抑制劑因其為氣候變化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2025年“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目前已進入成熟期。甲烷抑制劑作為重要的牛打嗝抑制劑,隨著畜牧減碳需求釋放,市場需求空間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丹麥、挪威等國家已經明確立法或計劃推廣使用甲烷減少飼料添加劑,如丹麥強制要求所有超過50頭非有機奶牛的丹麥奶牛場必須使用甲烷減少飼料。隨著各國對畜牧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視度增加,甲烷抑制劑應用需求將持續釋放。我國牛羊等養殖規模位居全球前列,與新西蘭、丹麥等國家相比,畜牧減排尚有廣闊空間,甲烷抑制劑推廣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