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洞儲氫,是規模化儲氫重要解決方案之一。氫能通常存儲在地面建造的鋼質球罐中,占地面積大、成本高、儲量有限。相較而言,巖洞儲氫以山體巖洞為儲罐,成本較低,且儲量大、安全性高。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巖洞儲氫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氫能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氫能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儲環節不可或缺。氫能具有易燃易爆危險,建造大規模儲氫裝置成本高。地下儲氫庫利用地下地質構造實現大規模儲氫,巖洞儲氫是地下儲氫庫實現方式之一。巖洞儲氫可以適應工業、能源、交通等多種氫能應用場景需求。
巖洞儲氫需要解決“氫脆”問題。氫脆,高壓氫氣在金屬容器中,氫分子會進入金屬材料內部,造成應力集中,當應力超過材料強度時,金屬容器產生裂紋,從而導致安全問題。在巖洞儲氫系統中,巖洞內壁仍需要采用金屬材料制造,此外還有管道輸送需求,內壁、輸送管道均需要采用耐“氫脆”的金屬材料。
2024年12月,中冶武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冶深地儲氫科研中試基地項目巖洞氫儲能系統開工,利用廢棄礦山進行改造,這是全球首個水平隧洞式巖洞儲氫項目,也是全國首個巖洞儲氫技術科研中試項目,單庫儲氫規模達到5萬標立方;2025年1月,項目研發成果“50000Nm3水平隧洞式巖洞氫儲能系統”入選國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
海外也在積極布局巖洞儲氫市場。2022年6月,Vattenfall、LKAB、SSAB合作,在瑞典北部建設HYBRIT示范設施(100m3)項目,將氫氣儲存在地下巖洞內,這是全球首個巖洞儲氫項目。
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氫電耦合、高爐富氫噴吹冶煉等技術發展均受到國家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氫能需求量持續攀升。2024年11月,中國氫能聯盟發布《中國氫能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需求達到3700-4200萬噸/年,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氫占比8%-15%;到2060年,我國氫能需求達到1-1.8億噸/年,可再生能源制氫占比75%-90%。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氫能可以太陽能、風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發電得到的電力,經電解水制氫工藝制備得到,其全生產過程綠色無污染,產生的氫氣存儲在巖洞中,提供給工業、交通等領域應用。氫能產業的發展將拉動產業鏈上下游所有行業發展,巖洞儲氫作為大規模儲氫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市場發展潛力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