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鏡在臨床中應用范圍較廣,市場需求較高,在2020年全球硬鏡市場規模為6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增長到77億美元。我國醫療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于硬鏡需求較高,硬鏡市場規模增速較快,在2020年我國硬鏡市場規模為73億元,到2025年增長到122億元。
按照內窺鏡的工作光譜范圍來看,硬鏡可被分為白光和熒光內窺鏡,其中熒光內窺鏡光譜在400-900nm,可以實現表層以下組織熒光顯現,在臨床中可起到精準定位、降低手術風險的作用。除此之外,熒光內窺鏡還能夠對血管顯影,能夠有效辨認血管解剖結構,減少腹腔鏡手術中血管損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熒光內窺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由于熒光內窺鏡優勢明顯,在精準治療的大背景下,市場需求持續攀升。在2020年全球熒光內窺鏡市場規模為16.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46.4億美元,增長速度較快。相較于全球熒光內窺鏡市場,我國熒光內窺鏡行業起步較晚,目前市場需求依賴進口,阻礙國內行業發展。但隨著國內企業不斷創新,國產熒光內窺鏡上市,國內熒光內窺鏡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38億元。
隨著熒光內窺鏡市場需求的增長,其在硬鏡市場中占比也不斷提升,預計在2025年全球熒光內窺鏡占據硬鏡市場的23%左右,國內熒光內窺鏡占據硬鏡市場的30%以上。熒光內窺鏡的出現,對于白光硬鏡市場格局產生巨大沖擊。白光硬鏡技術較為城商戶,市場內企業眾多,卡爾史托斯、史賽克、奧林巴斯等企業占據主要市場。熒光內窺鏡行業技術門檻較高,當前全球熒光內窺鏡市場主要被史賽克占據,該企業市場占比達到80%左右。
受限于熒光核心光學技術水平不足,我國熒光內窺鏡行業起步較晚,市場內企業較少,市場被史賽克、歐譜曼迪兩大企業占據,以上兩大企業壟斷國內市場。我國熒光內窺鏡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內窺鏡龍頭企業,如海泰新光布局在熒光內窺鏡領域,但尚未有成熟產品上市,未來國產化空間巨大。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熒光內窺鏡在臨床中應用具有精準度更高、降低手術風險的作用,因此市場需求較高,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在市場競爭方面,由于熒光內窺鏡行業技術壁壘較高,全球以及國內市場主要由史賽克主導,國內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尚未有成熟產品實現上市,未來國產化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