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骨是指可以替代人體骨或者修復骨組織缺損的人工生物材料。在骨科領域中,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骨缺損非常常見,如嚴重創傷、骨腫瘤、骨髓炎等。人工骨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是理想的骨修復材料。
根據人工骨成分和制備方法,人工骨可分為合成骨和生物骨。合成骨主要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但免疫排斥反應較大。生物骨則是由異體骨或自體骨經過特殊處理后制成,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相容性,但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應和疾病傳播的風險。
人工骨的成分是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是假體的—種。人工骨不是骨水泥(骨水泥是PMMA或磷酸鈣),也不是骨粉,更不是異體骨(異體骨是經過特殊處理的異體肋軟骨)。目前,人工骨在臨床應用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可以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骨缺損、骨折不愈合、關節病變等的治療。同時,在美容整形領域中,人工骨也常被用于墊高鼻梁、顴骨、下頜角等部位的輪廓修復手術中。
人工骨行業是一個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技術產業,對于企業的科研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且由于人工骨需要貼合人體的骨骼結構和長期停留在人體內,國家對其研發、生產、流通等全環節都進行嚴格監控,對企業的技術、管理等各方面要求較高。因此人工骨行業壁壘較高,導致目前我國骨修復材料市場主要被進口產品壟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年全球及中國人工骨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在中國老齡化和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等因素推動下,中國骨科市場得到很大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骨科市場。隨著中國骨科市場不斷發展壯大,人工骨市場也隨之持續增長。
2023年3月,深圳市立心科學有限公司可塑形吸收性骨修復材料(簡稱“可吸收再生骨”)獲美國FDA 510(K)批準上市,該產品是全球首個同時滿足可塑形、抗液相潰散和高效誘導再生的人工骨。
新思界
產業研究人士認為,在深圳市立心科學有限公司以及其他領先企業的發展帶動下,未來我國人工骨行業內企業數量將有所增加。屆時,我國人工骨生產、研發的企業將逐漸從中找到發展機會,不斷加大研究和開發力度,加大科技投入,企業和產品競爭力將逐漸提高,縮小我國人工骨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