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學,是以蛋白質組為研究對象,研究細胞、組織或生物體蛋白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蛋白質組學分析在疾病早篩、診斷、治療、預后以及藥物研發方面作用重要,可實現精準醫療。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蛋白質組學分析可大規模研究蛋白質特征,包括蛋白質鑒定、蛋白質定量、翻譯后修飾、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質功能確定、蛋白質結構確定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細胞代謝過程,探尋疾病發生原理,為疾病攻克提供理論根據以及解決途徑。
蛋白質組學分析可廣泛應用在良惡性腫瘤(包括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感染性疾病(例如肺結核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2型糖尿病、哮喘、阿爾茨海默病等多種疾病診療過程中,特別是在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全球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蛋白質組學分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蛋白質組學分析市場規模約為312億美元,預計2024-2029年將繼續以15%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20億美元以上。全球蛋白質組學分析細分市場主要包括藥物開發、疾病診斷、科學研究三大塊,2022年,藥物開發份額占比最大,超過50%,疾病診斷增長最為迅速,超過18%。
蛋白質組學分析可以采用的技術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二維凝膠電泳(2-DE)、差異凝膠電泳(2D-DIGE)、離子交換色譜、親和色譜、蛋白質微陣列等;產品主要包括儀器、試劑等,從儀器來看,常用的主要是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 MS)、電噴霧質譜(ESI-MS)、四級桿串聯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FTICR-MS)等。
質譜可以檢測蛋白質的氨基酸成分、分子量、分子空間結構等,具有高靈敏度、高精準度、高通量、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已經成為蛋白質組學分析的重要儀器。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圍內,蛋白質組學分析相關儀器與試劑供應商主要有賽默飛世爾、安捷倫、沃特世、布魯克、Bio-Rad、AB SCIEX、島津、安圖生物、禾信儀器、天瑞儀器、中元匯吉、珠海美華等。在我國市場中,蛋白質組學分析服務提供商主要有中科新生命、諾禾致源、邁維代謝、拜譜生物、歐易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