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融合蛋白是一種抗體藥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抗體片段與功能蛋白(如細胞因子、受體)融合所得的產物。抗體融合蛋白兼具功能蛋白活性、抗體特性,在免疫治療、免疫診斷、抗體純化、抗原定量分析、疫苗研發、免疫導向藥物制備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早期抗體融合蛋白是通過化學交聯方式構建的,但化學交聯構建的抗體融合蛋白存在性能不穩定、免疫原性大、穿透能力低等問題。21世紀以來,隨著基因工程技術應用,抗體融合蛋白的構建越來越方便,構建結構也越來越穩定。
在分類上,根據抗體片段不同,抗體融合蛋白分為Fc段抗體融合蛋白、Fv段抗體融合蛋白(Fab/scFv融合蛋白);根據有效載荷不同,抗體融合蛋白分為免疫毒素(RIT)抗體融合蛋白、抗炎細胞因子抗體融合蛋白、免疫細胞因子抗體融合蛋白等。
全球范圍內,已上市的抗體融合蛋白藥物主要包括阿巴西普、阿法賽特、依那西普、注射用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等。目前抗體融合蛋白仍處于技術突破與創新發展階段,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發展、融合方式優化,抗體融合蛋白種類將進一步增加。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抗體融合蛋白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抗體融合蛋白生產成本高、技術門檻高,在國際市場上,抗體融合蛋白市場參與者包括美國Biogen公司、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美國Immunex公司、美國再生元公司等。目前我國抗體融合蛋白企業已達百余家,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區,2024年我國抗體融合蛋白市場規模約130億元。
目前我國抗體融合蛋白市場參與者包括榮昌生物、三生國健、康方生物、楚天科技、博瑞醫藥、翰森制藥等。三生國健是國內抗體藥物先行者之一,其核心產品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注射液于2023年3月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上市批準。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生物制品,抗體融合蛋白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受國家政策支持。近年來,隨著國家重視度提升、布局企業增加,我國抗體融合蛋白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但同時市場競爭也不斷加劇。抗體融合蛋白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在個性化醫療等驅動下,抗體融合蛋白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