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芯片又稱為碳水化合物微陣列、聚糖陣列、糖矩陣,是繼蛋白芯片、基因芯片之后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芯片,工作原理是將具有確定結構的糖或糖復合物固定于特定載體上,根據待測樣品與之雜交后的信號,分析糖介導的特異性結合作用及樣品的結構特點。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糖芯片(糖矩陣)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糖芯片可用于活性糖的篩選、糖類藥物開發、檢測糖-蛋白質相互作用、糖的構效關系研究、糖類與蛋白結合特異性的分析、病毒親和力測定等。相比于微孔板,糖芯片具有高通量、高精度、高效率、多指標檢測等優點,近年來其逐漸成為糖生物學、糖組學領域的有力研究工具之一。
糖芯片的構建分為糖結構庫的制備、糖的固定兩大環節。糖結構庫包括天然寡糖、合成寡糖、多糖、糖蛋白、糖脂等,其制備方法分為天然聚糖分離法、化學合成法、化學酶合成法等。糖有效固定在載體表面是制備糖芯片的前提,目前糖固定方法分為非共價固定法、共價固定法兩大類。糖芯片制備過程復雜、成本較高,目前全球相關供應商包括美國RayBiotech、日本住友電木、科瑞芯生物等。
隨著從事糖組學研究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卡羅琳.貝爾托西博士獲得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全球糖組學發展進入快車道。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糖組學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糖組學相關市場規模達近600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將增長至千億級別。糖芯片作為糖組學研究工具之一,市場發展潛力也將不斷釋放。
糖組學是生命科學研究的新興領域,目前全球糖組學市場已吸引賽默飛世爾、Bio-Rad、先思達生物、日本大阪國際癌中心研究所、汕頭大學醫學院等多家企業和機構布局。先思達生物是國內糖組學領域領先企業,其自主研發的“寡糖鏈檢測試劑盒(熒光毛細管電泳法)”是全球首款基于糖組技術的腫瘤輔助診斷IVD產品,2025年1月2日,先思達生物完成C輪融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生物芯片之一,糖芯片具有靈敏度高、精度高、通量高等特點,在醫學、食品、農業、環境等領域均具有應用潛力。近年來,全球糖組學科研進展迅速,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糖芯片作為糖組學領域研究有力工具,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