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數據顯示,我國大陸男性人口有70079萬人,而女性僅有66703萬,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整整多出3376萬,造成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首要原因應該歸結于重男輕女思想。
分析報告顯示,我國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而70后非婚人口男性比女性足足多出一倍。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存在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
根據人類的發展規律,出生性別比一般再103到107之間,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則可以被認為是性別比例失衡。從我國人口發展過程來看,1980年是我國人口性別比的拐點。在1980年之前,性別比還能保持一個正常的水平,但在1980年之后,我國性別比就存在擴大的趨勢,在1990年性別比大111.3,到2004年該比值達到121.18峰值,目前我國性別比仍在117左右,仍高于正常比例。
為什么1980年會是一個拐點呢?翻閱歷史可以發現,我國在那年推出計劃生育政策。僅僅計劃生育政策并不會引起這么嚴重的性別比失調,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
B超胎兒性別鑒定逐漸被當時的中國所接受,在重男輕女思想下,最終導致新生嬰兒中男性人口要高于女性人口,在2004年最終發展成高潮。
新思界
行業研究分析認為,我國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性別比失衡,性別偏好、胎兒性別鑒定、計劃生育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其中性別偏好是造成我國男女性別比嚴重失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