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寫出老師眼中的好作文?高分作文有什么特點?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和分數嗎?數據來告訴你答案。
日前,北京市教委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在線作文批閱進行詳細分析。截至2014年11月底,330位優秀教師批閱了12085篇。調查表明,學生引用作品涉及詩人數量最多的朝代是唐代,引用詩文的作文平均分比未引用詩文的平均高出7.3%.
唐朝作品高居引用榜首
數據顯示,深度閱讀已成為有效促進學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在對學生作文總體進行全文篩選后,初步得到學生應用的各類資料文獻307篇。
在總體樣本中,學生作文有71.3%引用的是國內參考資料,28.7%引用了國外資料。這表明,國外作品已經成為孩子日常閱讀寫作的重要來源。從時代來看,引用現代作品率為67.8%,其次是引用古代作品率為19.2%,而近代作品引用率最低,僅為13%;從學生作文涉及的資料來看,傳統的書籍、報刊、期刊引用率為70.4%,歌曲引用率為18.9%,電視引用率為8.5%,電影引用率為2.3%?梢,歌曲已經成為閱讀之后,學生獲取知識、認識社會、感悟生活的主要信息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引用古詩詞的作文比例約占總作文數的3.8%,引用作品涉及詩人數量最多的朝代是唐代,其次是宋代和現代。在作品中出現詩人名字次數及詩人作品次數最多的是宋代的蘇軾,其次是唐代的李白、晉代的陶淵明。
提醒學生和家長,未引用詩文的作文平均分為3.83分,引用詩文的作文平均分為4.11分,高出前者7.3%。
用大數據來分析學生的作文分數與其作文特點的關系,果然別具一格,統計的分析結果也有很大的可信度。
如此看來,增加閱讀量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擴充自己在寫作文時的素材庫,尤其是對中華文化中的精髓——詩歌部分的涉獵與理解消化,把其應用融合在作文中,更容易使文章得到批閱老師的青睞,為了能夠提升作文成績,多被詩歌熏陶熏陶,在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和文字表達掌控能力的同時為自己的考試加分,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