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指的是以植物、動物、菌類為原材料,經過微生物發酵工藝生產的含有特定活性成分的產品。酵素是一種功能性食品,能夠促進集體消化分解,加快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備受市場青睞。酵素目前有液態、粉體、壓片、膏狀等幾種形態,具有改善腸道健康、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在食品中應用需求持續攀升。
酵素屬于舶來品,起源于日本,由于其健康屬性,得到國內居民青睞,因此在國內得到快速發展。隨著近幾年酵素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應用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也隨之攀升,在2020年我國食品酵素市場規模達到220億元左右。酵素市場發展前景較好,吸引眾多企業布局,當前從事酵素相關的企業數量達到五千多家。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酵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酵素按照應用領域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食用酵素、日化酵素、飼料酵素、農用酵素、環保酵素、其他酵素等。目前酵素主要應用在食品和日化兩大領域,二者市場占比達到70%以上,其他酵素生產企業較少。隨著酵素生產技術的提升,產品應用市場的逐漸成型,酵素市場規模持續攀升,在2020年達到18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2400億元。
在政策方面,我國政府對于酵素行業的發展持鼓勵態度。在2019年我國相關政府發布了多項政策,如《植物酵素》、《酵素產品分類導則》,明確的定義了酵素,有利于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在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將酵素生產工藝的開發以及工業化應用作為鼓勵類項目提出。
雖然酵素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但由于國內缺少酵素相關標準,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且由于缺少監管標準,導致商家夸大產品功效,造成市場混亂。酵素行業屬于新興產業,我國對于酵素了解甚少,產品功效缺乏理論支撐,限制行業發展。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酵素作為一種功能性添加劑,在食品、日化、飼料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受益于政策的支持,以及國內居民對于功能性食品的青睞,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目前國內市場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和監管標準,導致市場中的產品層次不齊,限制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