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輕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低密度有色金屬熔煉制成,主要采用鈦、鎂、鋁等元素為基材。高性能輕合金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高壓、耐高溫、耐腐蝕等優良特性,符合金屬材料高性能、輕量化發展趨勢,可以廣泛應用在汽車制造、軌道交通、工業設備、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
航空航天是高性能輕合金的重要下游市場。高性能輕合金可以用來制造大型結構件,使航天器本體結構承載能力大幅提升。鈦基高性能輕合金是航空航天裝備采用的主要產品類型,其具有極優的高強度、高韌性、耐高溫、抗氧化、抗腐蝕等性能,可以用于火箭、飛機發動機制造中,其次是鋁基高性能輕合金,這兩大類高性能輕合金可以替代鋼鐵大量使用,在提升航空航天裝備功能、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除航空航天領域外,高性能輕合金在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力等行業中可制造高性能生產裝備,也可以制造高性能油氣勘探裝備;在海洋工程領域,高性能輕合金可制造抗沖擊、耐腐蝕的高性能裝備;在交通領域,高性能輕合金可制造結構件,實現車輛輕量化,滿足節能減排要求,主要采用鋁基高性能輕合金與鎂基高性能輕合金。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高性能輕合金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全球高性能輕合金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預計2022-2026年,全球高性能輕合金市場規模將以5.0%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上升。航空航天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飛機、火箭、載人飛船等航天器對輕質、高強度、高抗蝕材料需求旺盛,成為拉動高性能輕合金需求上升的主要動力,因此鈦基高性能輕合金需求增長相對較快。
在全球市場中,高性能輕合金領先生產商主要有美國美鋁(Alcoa)、美國哈氏合金(Haynes International)、美國Allegheny Technologies、美國Carpen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盧森堡Aperam SA等。
受益于我國交通、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我國政府對高性能輕合金關注度高。“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提出發展高性能輕合金材料,包括高強韌、低淬火敏感性鋁合金預拉伸板,高溫鈦合金與高強韌鈦合金等。“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中,高性能輕合金大型復雜構件成形技術(共性關鍵技術)被列入。這有利于推動我國高性能輕合金行業技術進步。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高性能輕合金生產商主要有西部超導、寶鈦股份、云海金屬、金天科技、晟通科技等。2020年,云海金屬、寶鋼金屬與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擬建設年產30萬噸高性能鎂基輕合金及深加工項目,目前已經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投產。我國高性能輕合金行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高性能輕合金自主供應能力將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