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耗材是指用于生物實驗的的消耗性材料,包括微生物學實驗耗材、常規耗材、分子生物學實驗耗材、細胞培養類耗材等,具體有各類離心管、吸管、玻璃器皿、玻璃片等。總的來看,生物實驗耗材種類較多,其生產制備涉及玻璃、塑料制造及細胞培養、化工、生物工程等多個學科及產業。生物實驗耗材產品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的生物實驗室,具有需求分散、要求高、需求類型多樣等特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產業結構的轉型,中國加大基礎領域研發投入,特別是在醫療、制藥等行業發展刺激下,中國生命科學領域迅速崛起,加之政府、高校及企業加大對于生命科學的重視,促使生命科學相關試驗項目持續增加,生物耗材需求隨之增長。另外,隨著生物試驗要求的提升,高端生物實驗耗材比例提升,促使中國生物實驗耗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生物實驗耗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生物實驗室耗材市場規模為132.14億元。
在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及持續提升的用戶要求推動下,中國生物實驗耗材行業逐步發展,以浙江碩華生命科學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耐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本土企業迅速成長,行業競爭力及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但即便如此,以德國的 Sarstedt、Greiner Bio-One GmbH、Eppendorf、Brand,瑞士的 TPP,美國的 Labcon、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及意大利的 LP ITALIANA SPA為代表的國外領先企業由于起步早,技術積累深厚,品牌及渠道優勢明顯,在包括中國市場的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國內市場占據九成左右份額。相比之下,本土企業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不僅規模小,且技術及經驗積累不足,整體差距較大。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各個技術領域均在推動進口產品的國產化替代,生物試驗耗材領域也不例外。中國生物試驗耗材及其配套行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在技術積累及原材料供應方面不斷進步,產品質量持續提升,在部分產品方面與進口產品差距迅速縮小。但由于國外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長期影響,下游用戶對于進口產品認可度更高,因而,中國生物實驗耗材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強化技術及產品實力,更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多元化的銷售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