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銅是指以廢雜銅作為原料煉制成的再生金屬,原材料主要來自于銅及其合金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品、廢儀器設備部件和生活用品等,主要有再生黃銅和再生青銅。
再生銅產業鏈上游為廢銅回收及冶煉生產設備的供應;中游為產品的加工生產環節;下游廣泛應用于電力、交通、家電、建筑、機械制造等領域。
銅屬于應用極為廣泛的有色金屬,是國家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再生銅行業具有生產成本低、資源利用率高、對環境污染小等優點,能夠有效緩解我國銅資源緊缺的狀況。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再生銅產業發展。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開發“城市礦山”資源,支持優勢企業建立大型廢鋼及再生鋁、銅、鋰、鎳等回收基地和產業集聚區,推進再生金屬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2022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再生銅、再生鋁產量分別達到400萬噸、1150萬噸,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24%以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十四五”期間再生銅行業發展環境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顯示,國內再生銅行業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整體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行業仍有有較大發展空間。但我國再生銅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生產技術不斷進步,資源利用率不斷提升,產量不斷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在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產業鏈體系日益完善。2022年我國再生銅產量超過370萬噸,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國內再生銅生產企業主要有清遠市益宇再生物資有限公司、浙江巨東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雙碳”戰略不斷推進,國家對工業節能減排要求不斷提升,再生銅將在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不斷發展,行業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目前國內再生銅行業仍存在回收體系不完善、資源利用率較低、生產技術較為落后等問題,生產企業仍需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生產技術,推動行業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