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物流是指糧食從生產布局到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到銷售整個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是糧食從生產到消費之間重要的支撐性產業,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強國家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從上游市場來看,隨著我國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種植結構不斷優化,以及國家對糧食安全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糧食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呈增長態勢,糧食物流具有廣闊消費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11833萬公頃,比上年增加70萬公頃;糧食產量68653萬噸,比上年增加368萬噸,增產0.5%。
糧食物流運輸方式主要有水路運輸、公路運輸以及鐵路運輸。在交通強國建設不斷推進,現代物流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我國公路總里程不斷增加,鐵路營業里程不斷增長,港口建設不斷完善,為糧食物流提供良好發展基礎。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公路里程535.48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15.5萬公里。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糧食物流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食品加工產業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糧食消耗量不斷增加,疊加農業規模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糧食物流總量呈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糧食物流總量約為6.4億噸。水路運輸具有成本低、運輸量大等特點,在糧食物流中占比較高。2022年我國港口糧食物流總量約為3.0億噸,占比超過45%;鐵路糧食物流總量約為1.7億噸,占比約為27%。
近年來,國家積極布局“四橫、八縱”糧食物流通道,通過打造糧食物流核心樞紐等方式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糧食產業和流通體系,從而提升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糧食多式聯運轉換效率,為糧食物流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糧食精深加工產業不斷發展,糧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糧食物流需求將不斷增長。目前我國糧食物流行業仍存在全產業鏈體系不夠完善、糧食電子商務普及率不高、糧食產后損耗問題明顯等問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社會環保意識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糧食物流行業需要加強綠色儲糧技術及環保材料的推廣應用,提升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