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提升體育康養服務質量和水平,2024年3月,教育部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包括體育康養在內的24種新專業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2024年起,即可進行高考招生。
康養是指通過一定養生和醫療手段,使人在心理、身體、生活、社會適應性等方面處于健康的狀態。在大健康時代和老齡化背景下,康養逐漸向體育、文化、旅游等業態延伸。體育康養是體育運動與康養理念相結合發展的一類新型康養產業,在發展歷程中,體育康養經歷了從體育康復、健康體育到體育康養的演進。
體育康養是康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體育方式不同,體育康養分為健美體育康養、娛樂體育康養、健身體育康養、醫療體育康養等。體育康養運營載體主要包括健身房、體育館、運動俱樂部、主題賽事小鎮、運動旅游小鎮等。
我國政府支持體育康養產業發展,2023年,國家統計局發布《關于以重大體育賽事為契機組織開展體育消費促進活動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深入推動體育與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國對體育、音樂等文化教育的開展重視度提升,體育康養產業發展外部環境良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體育康養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在老齡化背景下,康養產業發展迅速,新興業態不斷涌現。以康養旅游為例,預計2024年全球康養旅游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美元,2028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比2022年增加了1693萬,占全國人口的21.1%,比2022年相比增加1.3%。我國老年人口、老齡化速度位居全球前列,康養市場容量巨大,達10.0萬億元以上。在銀發經濟爆發背景下,我國康養產業將逐步進入黃金發展期,體育康養市場空間將隨之擴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導、運動需求釋放背景下,體育康養產業已初具規模,四川、云南、黑龍江、哈爾濱等地區已建設有體育康養小鎮或示范基地。但受各地消費水平、消費觀念不同,我國體育康養產業發展仍不均衡,為推動體育康養產業可持續化、健康化發展,仍需政府、社會組織等各方努力,推動相關政策和規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