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飲品,其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主要包括維生素飲料、運動類飲料、能量飲料、益生菌飲料、礦物質飲料等。
功能飲料產業鏈上游為牛磺酸、甜味劑、色素、咖啡因等原輔材料以及包裝材料的供應;中游為各種細分產品的生產制作;下游通過商場、便利店、超市、電商平臺等渠道抵達消費者手中。隨著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品牌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不斷拓展,以及國民對線上購物接受度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功能飲料線上銷售額不斷長。
從原材料成本結構來看,各類原輔材料成本在功能飲料總成本中占比約為55%,包裝材料占比約為34%。與普通飲料相比,功能飲料能夠補充人體因大量運動出汗損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起到緩解疲勞、促進新陳代謝、補充營養等功能,近年來獲得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國民生活及工作壓力不斷增加,疊加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全民健身意識普及率不斷提高,戶外運動人群數量不斷增長,近年來我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約為810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1450億元,2018-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3%。
目前我國功能飲料消費量與歐美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我國功能飲料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各類新產品不斷涌現,如紅牛、東鵬特飲、脈動等。其中紅牛品牌憑借先發優勢及成功的宣傳營銷占據較多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較高。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亞健康狀態人群數量不斷增加,高壓力工作者及運動健身人群數量不斷增長,功能飲料消費群體將不斷拓展,行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在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下游客戶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力、緩解視疲勞等多樣化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功能飲料品牌需要積極推出新口味、新產品,推動行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