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接受了媒體訪問。談到了聯想成功的投資經歷。
1984年,柳傳志等11名科研人員從中科院計算所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起步,先后打造出聯想集團、神州數碼、君聯資本、弘毅投資、融科智地等一批領先企業。
聯想2000年最先做VC(風險投資),當時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聯想是中關村起來的企業,最懂得高科技企業需要什么,再加上有一些自有資金。到今天已形成三個基金公司,君聯資本(VC)、弘毅投資(PE)和聯想之星(天使投資),投資鏈逐漸完整。。做投資14年,確實取得了比較好的回報;三家公司投了400多家企業,從中我們對各類企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于如何選擇投資對象,柳傳志表示首先是看大的政策方向,會選擇受政策方向影響小一點的行業。第二,行業發展空間要大,國家明確要用消費服務拉動經濟,這個方向我們很看好。比如醫療以前國家有些禁忌,不讓民營企業進入某一類醫院,現在政策有所松動,而中產階級改善生活,對醫療有強需求,所以這是重點。再比如金融服務,國家也提出要把儲蓄的錢轉化為資本市場的錢,這也是重點。第三,我們希望把投資和實業連起來,聯想控股的雙輪驅動模式就是將投資和實業有機結合,通過多樣化的投資平臺覆蓋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
對于聯想未來會如何轉型,柳傳志說道:“聯想要“拐大彎”,未來有可能往哪個方向走,提前把彎慢慢拐過去。我們從2000年開始做非相關多元化的準備。我很希望讓企業活得長一些,想做百年老店,所以聯想控股決定做一個非相關多元化的企業,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年楊元慶要冒風險收購IBM PC,如果沒有投資業務飯碗,我恐怕也不敢支持他去突破。“
投資咨詢請關注新思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