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獲得廣東省金融辦批準,廣州民間金融街率先在廣州開展互聯網特色小貸公司試點,試水“互聯網+小貸”業務。截至2017年4月底,據新思界調研統計,全國已共有近百家家網絡小額貸款公司(含已獲地方金融辦批復未開業的公司),設立互聯網小貸正成為新風潮。
全國網絡小貸公司分布在10個省市,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重慶、浙江、江西幾大地區,呈現出明顯的向東部、南部集中的特點。其中,廣東地區有33家網絡小貸公司,廣州最為集中。相較于全國8000多家小貸公司總數額,網絡小貸公司占比不足1%,市場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一方面,知名企業在積極布局開展網絡小貸業務,領取互聯網小貸牌照,主要以資本雄厚的互聯網企業或傳統線下企業為主。2016年以來,萬達集團、中和農信、網信集團、宜信、攜程等公司也紛紛搶灘布局網絡小貸牌照資源。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也紛紛出資成立互聯網小貸。東方財富、國盛金控等上市公司在2016年都宣布成立網絡小貸公司,開展線上小額信貸業務。
5月17日,河南省金融辦也發布了《河南省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監管指引(試行)》,明確提出網絡小貸公司注冊資本為實繳貨幣資本,不得低于3億元,且一次性足額繳納到位。小貸公司主發起人應為境內實力強、擁有大數據基礎的互聯網企業或其他大型企業。另外,主發起人出資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50%,且要3年連續盈利。
5月18日,湖南省金融辦發布《湖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網絡貸款業務監管指引(試行)》,對該省網絡小貸業務進行規范,明確提出網絡小貸的注冊資金門檻為3億元。對于已經批準開展網絡貸款業務的小貸公司新增網絡平臺產品,應有不少于15天的試運營期。試運營正常的,在備案合格后,才能正式運營。
新思界
行業分析師認為,網絡小貸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為豐富金融市場,拓寬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渠道,繁榮資金零售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開放網絡小貸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又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入駐。但出于風控的考慮,政府提高進入門檻是最好的選擇,注冊資本越高,說明股東資金實力越強,風控也就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