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策層大力推進國企改革之際,本鋼集團、遼寧交通集團、華晨集團等9家遼寧省大型國企正式“掛牌”,擬轉讓股權向省內外尋找戰略投資伙伴,開啟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幕。
出售國有股權裨益頗多,社保基金等國資股東也表現積極。且在前期出臺的32號文中,亦對國有資產交易行為進行了規范。然而,最關鍵的問題是誰來接盤,以及遼寧省政府如何提振民間投資者的信心。
危機倒逼的改革
根據《遼寧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權轉讓公告》,為引入戰略投資者,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省政府決定向省內外戰略投資者首批出售本鋼集團、華晨集團、交投集團、水資源集團、遼寧能源集團、遼漁集團、撫礦集團、沈煤集團和鐵法能源等9家企業股權。
這9家企業目前均為100%國有股份,遼寧省國資委占80%、遼寧省社保基金占20%。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方面稱,此次轉讓9家大型國企股權,是本著做大做強國有企業、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國有資產收益全民共享的原則,吸引戰略投資加快混合所有制國企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國企研究室主任項安波稱,這是一場危機倒逼的改革,具有一舉多得的積極意義。通過產權層面的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改變地方國企一股獨大的局面,用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方式來轉變國有企業的運營機制。此外,此舉可利用國有資本來充實社保基金,彌補遼寧社保基金缺口。
由于歷史因素和老齡化嚴重等原因,遼寧養老金入不敷出,缺口很大。今年以來,按照遼寧省政府關于劃轉省屬企業300億元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部署,遼寧省國資委完成了本鋼集團、華晨集團、能源集團等10戶省屬企業向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劃轉20%國有股權的工作,這次出售的是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其中9家國企的股權。
項安波認為,目前經濟形勢下,國企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壓力。省屬國企層面的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對提高經濟發展效率和質量、提振地方經濟有促進作用,對東北其他省市國企改革和提振經濟也具有示范效應和借鑒價值。
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各省市GDP數據顯示,遼寧以-1.3%的增速墊底,是全國唯一的負增長省份。東北三省近兩年的經濟表現也在全國墊底,其中遼寧2015年的GDP增速僅為3.0%。
今年4月28日高層下發的《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將東三省今年面臨的困境概括為“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明顯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夠充分”等問題。
社會資本會否接盤?
國有股權轉讓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國資方面也表現積極,然而最關鍵的是,社會資本會接盤嗎?
公開資料發現,這9家企業規模龐大,經營狀況各有不同,既有虧損較為嚴重的企業,也有諸如華晨集團等盈利狀況不錯的國企。這9戶企業當中,有5戶旗下直接擁有A股上市公司,或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此外,9家國企中有本鋼、沈煤、鐵法能源、撫礦4家都來自于產能過剩的鋼鐵、煤炭領域。
根據公開信息,華晨集團2015年營業收入1120億元,稅后凈利潤61億元,擁有南北兩大產銷基地、6個整車生產企業、4個發動機生產企業,有金杯、中華多個品牌,也是寶馬汽車在我國的唯一產地。遼寧交通投資集團資產2386億元,負債1191億元,擁有遼寧境內34條主要高速公路的建設運營權。遼寧水資源集團擁有3個管線供水公司、9座水庫資源,控制著遼寧大部分地表水資源和供水網絡,資產總額504億元,負債率23.45%。本鋼集團是遼寧省屬最大的鋼鐵企業,總資產1414億元,負債率為75%,公司在汽車板、家電板、石油管線鋼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遼寧出售的省屬國企體量較大,某些企業負債也較多。項安波對此稱,社會資本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接盤確實是個問題,由于盤子大,一般的民企買不起,債務多也會導致民企不愿意買。市場決定價格,由供需關系來決定。應該用市場化的方式,資產好可以有溢價,資產不突出、投資者不踴躍的情況下也可以有適當折價。
今年2月份發布的《遼寧藍皮書:2016年遼寧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稱,目前遼寧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這也為下一階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允許民資和企業員工參股帶來諸多不利條件。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流失。7月1日,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聯合發布《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即32號文),旨在規范企業國有資產交易行為,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是在國有混合所有制改革關鍵時期的一個重要政策,其對市場影響深遠。
32號文中指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應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所以此次股權出售選擇了在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并披露了9家國企的詳細信息。
行業研究人士認為,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的方向是好的,也是時代所需,但在改革一股獨大時,在吸引民間資本、其他資本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時,還是按市場化規律,允許戰略投資者參與用人和決策,而不只是財務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