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數據資源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壁壘。
8月30日,發改委稱為提高大數據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決定實施大數據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構建大數據領域創新網絡。按照計劃,未來2年至3年建成一批大數據領域創新平臺,為大數據領域相關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和服務。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機構預計,去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24%,呈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18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
此次發改委印發大數據專項申報通知,目的在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大數據融合技術率先在相關領域的深度應用,并要求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實現產業化,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動力支撐。從具體內容來看,在提升基礎技術支撐能力方面,要求建設大數據系統計算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系統軟件分析,以及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等國家工程實驗室。在應用方面,要求建立智慧城市設計仿真與可視化、醫療教育等國家工程實驗室。其中,首次提出建立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要求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政府作為大數據的重要應用主體已率先推進。另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要求在政府層面推動大數據應用,從服務、監管等方面加快大數據融合。政府部門作為大數據資源的重要擁有者,對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無疑為行業發展起到積極引領和推動作用。
從企業層面來看,大數據應用前景廣泛,包括對海量數據處理、挖掘應用等,而這些應用又將帶動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加工等環節的快速發展。雖然目前國內數據庫、服務器、存儲設備等領域仍是國際巨頭占領先優勢,但在去IOE和國產化浪潮的推動下,國內基礎設施滲透率將提升,為大數據產業提供重要支撐。
大數據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對海量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展示,有助于提升生產經營效率。數據資源作為行業核心壁壘將成為大數據企業爭奪的焦點,擁有基礎數據和行業解決方案產業鏈的相關企業將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另外,硬件基礎設施以及信息安全的相關領域也將受益大數據產業發展。
行業研究人士認為大數據應用主要體現在互聯網電商、社交網站和搜索引擎等科技領域,而在傳統的產業領域并不多見,要把生活中的現象與大數據挖掘結合起來。
同時,擁有數據的企業或部門不知道如何在保護好用戶隱私與安全的情況下使用大數據,也是妨礙我國應用好大數據的羈絆
新思界為您提供
《2015-2020年中國系統形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風險投資行業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