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反”已經成為中國光伏行業難以擺脫的陰影。在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也就是“雙反”)措施實行兩年即將到期之時,歐盟宣布復審這類措施,威脅可能將其延長。這場全球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可能戰火重燃。
歐盟對中國光伏的“雙反”于2013年12月生效,定于本月7日到期。上周六歐盟委員會發布立案公告,稱基于今年9月4日歐洲光伏制造商協會EU ProSun的調查請求,決定對適用于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措施啟動日落復審調查,調查將“判定雙反措施到期會不會可能導致”中方重啟相關傾銷和補貼,繼續傷害歐盟的光伏產業。
日落復審是指反傾銷措施執行滿5年之前的合理時間內,國內產業或其代表提出有充分證據的請求而由主管機關發起復審,若在該復審中主管機關確定終止反傾銷稅可能導致傾銷和損害的繼續或再度發生,則可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復審可能長達15個月,復審期間,原反傾銷稅繼續有效。
歐盟與中國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由來已久,被視為全球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2010年歐洲光伏制造業的產值達到200億歐元,到2014年產值下跌到25億歐元。為保護本土的光伏產業,歐盟對華光伏進行“雙反”以保護歐洲企業。EU ProSun早在2012年9月就曾向歐盟指控中國的光伏企業獲得政府補貼,并要求對其產品征收懲罰性進口關稅。同年11月初,歐盟正式啟動反補貼調查。次年6月,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對于歐盟將延長對華光伏雙反,商務部貿易救濟局負責人表示,光伏電池及組件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產品,它的快速應用與發展有利于各國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對于各國減排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繼續延長措施,既損害中方利益,也不符合歐盟自身利益,希望歐方認真考慮歐盟整體利益,從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大局出發,盡快終止光伏“雙反”措施。
境外投資請關注新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