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召開“通報制售冒牌乳粉案調查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曾多年從事嬰幼兒配方奶粉代理銷售的工作,2014年開始將紙盒貝因美奶粉裝入鐵罐中進行銷售,2015年又以70—80元的價格購買雜牌奶粉裝入雅培鐵罐中,兩者相加銷售額達到350萬元,目前尚未查明下落的冒牌“雅培”嬰幼兒配方乳粉還有3300罐。
目前,國務院食安辦正在督促河南、安徽、江蘇、湖北食安辦協調公安機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追查冒牌嬰幼兒配方乳粉去向,抓捕涉嫌犯罪的冒牌乳粉經銷商,并要求貝因美和雅培兩家企業配合上述四省有關部門追繳冒牌嬰幼兒配方乳粉,全面整頓銷售網絡,公布真假品牌乳粉鑒別方法,切實防止冒牌產品流入其指定網點。
雅培假冒奶粉一事已經爆出,便讓我們想起震驚世界的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國是層出不窮,而嬰幼兒奶粉的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則是讓大眾最為揪心和義憤填膺的。近年來,在嬰兒奶粉領域,公眾的耐心早已被消磨得差不多了,對企業和監管部門的信任程度或許也令人堪憂。這個時候,任何一起案件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對一件接一件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國家及相關行業協會應該著手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銷售網絡、渠道進行全面的整頓,并對今后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及銷售加大監管力度。
首先,要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監管。要按照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規范,開展監督檢查。要求企業從原料、輔料、生產過程、產品的檢驗、銷售區域流向要嚴格管理,尤其是要求企業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銷售的信息如實記錄,建立追溯制度,保證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
其次,要加大對市場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同時,還對國家標準沒有規定的其他項目開展風險監測,防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食品安全風險。對抽檢不合格的企業、有問題的企業,要求公開召回不合格的產品,對生產全過程進行檢查。同時,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依法嚴厲查處。
第三,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要加強對進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胡子良安全監督抽檢力度,對產品來源要追查清楚并明確登記,并且對產品在國內的流向也要有明確的登記。
第四,按照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開展對國產和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注冊,實施嚴格的配方注冊制度。在配方注冊的同時,對企業的原輔料、研發、工藝、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的檢查。
第五,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銷售監管。要求企業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銷售網絡、銷售渠道,特別是銷售的代理商、批發商、經銷商,進行全面的整頓。也就是說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企業對嬰幼兒配方乳粉要全鏈條的負責,真正承擔起生產銷售的主體責任。
第六,要嚴厲查處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銷售違法犯罪行為。各執法部門要始終保持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粉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犯罪行為,嚴厲打擊通過網絡銷售問題奶粉的違法犯罪行為,也要組織有關執法部門嚴厲打擊制售冒牌嬰幼兒配方乳粉包裝標簽企業的違法犯罪行為。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
產業分析師表示,假冒偽劣產品是屢禁不止,無論如何應對,最好的辦法還是加強監管,避免此類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而這一案件再次表明,目前的奶粉監管仍存在漏洞,有關方面要切實加強監管,嚴厲問責,真正實施從生產到流通環節的全產業鏈無縫隙監管。現在大多數國民都對國產奶粉抱著不信任的態度,如果再出現類似的事件,那么,大眾將對國內食品徹底失去信心。
新思界為您提供
《2016-2020年嬰幼兒奶粉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