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為整個汽車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汽車將不再是代步工具,而將逐漸演化為移動智能終端。作為無人駕駛技術的基礎,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將大幅提升駕駛安全和舒適度,未來市場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ADAS系統由3個模塊構成:感知層、認知與判斷層和執行層。感知層是實現ADAS系統功能的第一步,相關硬件包括雷達和攝像頭等傳感器。隨著ADAS市場的快速增長,車載雷達等傳感器產業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汽車毫米波雷達是汽車主動安全(ADAS)產品的關鍵核心部件,這一技術過去主要由大陸、博世、電裝、奧托立夫等國外傳統零部件巨頭所壟斷,隨著國產24G/77GHz汽車毫米波雷達MMIC芯片取得突破后,2016年將會是國內汽車毫米波雷達行業的關鍵年度,特別是今年下半年各大廠商對毫米波雷達資源的戰略布局會提速,汽車毫米波雷達國產化大潮來臨,我國在這一領域有望縮小與國際巨頭差距,進而實現彎道超車。
毫米波雷達傳輸距離遠,在傳輸窗口內大氣衰減和損耗低,穿透性強。汽車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可以滿足車輛對全天氣候的適應性的要求,不受光線、霧霾、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并且毫米波本身的特性,決定了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器件尺寸小、重量輕等特性。很好的彌補了如紅外、激光、超聲波、攝像頭等其他傳感器,在車載應用中所不具備的使用場景。
汽車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因為其抗環境干擾能力強、穩定性高的特點而被各大汽車制造商看好。這類應用在歐美日汽車已經普及化,目前這些地區幾乎所有的汽車均開始配備汽車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其中包括汽車防撞雷達、汽車盲區檢測雷達等。
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出貨量為1900萬顆,預計到2020年,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將達到7200萬顆,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4%。隨著我國機動車市場的持續增長,以及毫米波雷達滲透率的提升,預計到2020年,國內車載毫米波雷達數量將達到1億顆,我國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左右。未來,車載毫米波雷達有望成為全球智能汽車ADAS系統的標配。
由于ADAS的功能,往往是通過傳感器+處理器的方式捆綁銷售,使得系統供應商在里面擔當了產業鏈中核心角色,基于毫米波雷達的ADAS技術主要由大陸、博世、電裝、奧托立夫等傳統零部件系統供應商巨頭所壟斷。國內已有廠商如華域汽車、杭州智波、蕪湖森思泰克、北京行易道等也在開發毫米波雷達產品有所突破,有的產品已問世或即將問世。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
產業分析師表示,我國汽車毫米波雷達是新興領域,隨著汽車ADAS系統的廣泛應用,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容易形成大產業。但是,汽車毫米波雷達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重視基礎能力的提升更為必要,國內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沉下心打好基礎,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術積累。國內汽車毫米波雷達未來發展應該“產學研“緊密配合,還需要產業資本和社會資本積極介入,從而使毫米波雷達產業成為我國未來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