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2014年中國最火的經濟詞匯,一定有“自貿區”的身影。從2013年3月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后,新任總理李克強首次外出視察在上海提出自貿區概念后,自貿區話題便持續發酵、成為引爆中國新一輪區域政經競爭的導火索。回首2014年,我們一起回顧這場“自貿區”擴圍競爭之戰的幾個關鍵歷程。
2014年1-2月,廣東、福建、天津、山東、江蘇等省份和直轄市均把申報自貿區列為其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拉開自貿區申報競爭序幕。
2014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除港澳臺與上海,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明確提出設立自貿區,只有北京、山西、青海三省份和直轄市尚無計劃,自貿區申報呈“發燒”態勢。
2014年4月,中央及各地分管經濟示范區的領導干部及相關企業負責人齊聚上海,閉門學習“自貿區建設”,彼時自貿區申請遍地開花,其中廣東、天津領跑。
2014年5月,上海銀監局和中國保監會下發相應通知為上海自貿區提供更多政策支持,降低了上海自貿區外貿成本,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上海自貿區,提出“把防控風險作為重要底線”,表達中國自貿區發展要“求穩”的態度,一定程度上給自貿區申報熱降溫。
2014年6月,媒體披露廣東自貿區方案已征求完兩輪國家相關部委意見并修改完善,申報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2014年7月,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有媒體披露有中央高層對地方自貿區建設下達過批復,暗 示中央重新啟動地方自貿區申報。
2014年8月,國家發改委網站發文,明確支持有關地方探索建設自由貿易園(港)區,官方首度公開支持地方自貿區申報。
2014年9月,媒體披露國務院已向商務部下達通知,要求其協助廣東、天津進行框架設計,廣東、天津兩地從新一輪自貿區申請地區中領先,成為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受益方。
2014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表示,要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201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名推廣上海自貿區經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貿區,至此,2014年中國自貿區擴圍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