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在發布會上表示2基建總投資根本無法統計。之前有外國媒體記者估算稱,中國國務院2014年底已批準總投資額逾10萬億元人民幣的七大類基礎設施項目,其中2015年投資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
在中國經濟增速下調的背景下,關于7萬億投資的報道引發極大關注。
國家發改委在2014年年底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部署全國范圍內重點領域“七大工程包”的建設,同時推進投融資體質改革,更多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這“七大工程包”包括:重大網絡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
根據羅副司長解釋,關于七大工程包的總投資額無法統計,因為有的已經開工,有的還在開展前期工作,建設任務要落實到具體項目還需要分解,不同地方,不同地形條件,建設成本不同,在沒有完全分解到具體項目的情況下,這個總投資是計算不出來的。除此之外,計算總投資沒有意義,投資資金并非來自財政新增資金,而是通過壓縮一般投資來推進重點領域投資,與2008年的“4萬億”沒有可比性。
另外,羅副司長還表示,這些資金不論多少,都不是計劃外的增量資金。國家目前推出的“投資組合拳”是連貫的,除了七大工程包之外,還有其他項目,不能簡單地將其理解為依靠投資保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