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會會長李響表示,2014年汽車行業最明顯的特征是汽車流通領域從單店虧損的個案,轉變為70%~80%經銷商虧損的行業現狀。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 《中國汽車經銷商對供應商滿意度調查報告 (2014年)》(以下簡稱《滿意度調查》),對2014年汽車流通領域經銷商的生存狀態進行了數據剖析。
該滿意度調查涉及品牌與產品、授權合同、網絡建設、商務政策、銷售管理、售后服務、管理干預和投資回報八個方面,自主品牌經銷商有7項指標滿意度高于合資品牌,并且分值差距明顯。這份《滿意度調查》報告中,另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來自市場最為關心的新車銷售部分。2014年,“價格倒掛”引發的新車銷售不盈利成為汽車流通領域的普遍現象,尤其出現在豪華車上,主要原因是豪華車對于中國市場增長預期過于樂觀,導致經銷商庫存壓力陡增,底價銷售成為經銷商化解流動性危機的唯一手段。
2014年,我國汽車自主品牌經歷了市場“冰點”,市場份額連續12個月下滑。然而,在這一背景下,自主品牌經銷商的盈利情況普遍優于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經銷商投入成本較低,在汽車流通發生變革后,能夠快速保證生存。
2015年,《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盡快落地對于汽車流通領域非常重要。一方面,很多主機廠希望通過這一政策走向修訂2015年度計劃,特別是商務政策;另一方面,這一政策也將改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模式。因此,2015年的汽車流通領域定義為“政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