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補灌技術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節水技術,即利用雨水集蓄工程收集自然降水,在干旱或半干旱時期,將收集的雨水對農田進行補充灌溉。集雨補灌技術投資成本較低,其不僅可滿足作物關鍵期用水需求,降低極端干旱天氣對農業種植的影響,還緩解了水資源緊缺形勢,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集雨補灌系統主要由集雨、蓄水、灌溉三大部分組成,在集雨、蓄水環節,涉及到集雨窖、塘壩、澇池、蓄水池、儲水體及其附屬設施等集蓄水工程,在灌溉環節,包括水泵、噴微灌系統、管灌系統、滴灌系統等。
我國地域遼闊,旱地山區、農田較多,包括東北平原低地旱作區、長江中下游山地丘陵旱作區、西北黃土高原旱作區、黃淮海山地丘陵旱作區、青藏高山高原旱作區等。集雨補灌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望解決干旱山區、干旱平原、干旱丘陵等水資源短缺的地區農業發展瓶頸,應用前景廣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集雨補灌技術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深入應用,集雨補灌技術也不斷升級迭代,衍生出了軟體集雨窖集雨補灌技術、旱地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旱作農田攔提蓄補“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等。
軟體集雨窖集雨補灌技術是基于軟體集雨窖設施的集雨補灌技術,軟體集雨窖是一種新型集雨窖,采用織物增強柔性復合材料、土工膜等材料制成,相比于傳統集雨窖,具有密封好、不滲漏、強度高、壽命長、安裝簡便、經濟環保等優勢。
旱地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是采用物聯網、大數據、深度學習、模型模擬、智能決策等手段,集成光伏發電提水、高效灌溉補水等技術,根據作物需耗水規律進行實時補灌的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旱地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旱地綠色智慧集雨補灌技術是2024年農村農業部主推技術之一,未來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落地應用。
旱作農田攔提蓄補“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是集溝道壩蓄水+光伏發電提水+水窖高位蓄水+節水灌溉補水于一體,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優勢明顯。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集雨補灌技術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途徑,我國地域遼闊,干旱山區、干旱農田面積大,集雨補灌技術應用空間廣闊。同時國家政策推動、新一代集雨補灌技術及系統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集雨補灌技術市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