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土又叫泥炭、草炭、泥灰。它是由于各種植物殘體在水分過多、通氣不良、氣溫較低的條件下,未能充分分解,經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一種不易分解、性質十分穩定的堆積成層有機物,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時也是煤最原始的狀態。泥炭土含有多種有益組分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
根據造炭植物種類和形成條件的不同,可以把泥炭土分為蘚類泥炭土、草本泥炭土和木本泥炭土三種。我國雖然蘊藏一定儲量的草本泥炭土資源,但缺乏經濟價值更高的木本泥炭土和蘚本泥炭土資源。
泥炭土產業的發展對于泥炭資源有較強的依賴性。北美、歐洲泥炭資源儲量較為豐富,是全球主要泥炭土生產及供應地區,尤其是歐洲的愛爾蘭、瑞典、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德國、立陶宛等國家,泥炭資源儲量較大,為其泥炭土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俄羅斯土地廣袤,泥炭資源豐富,但受制于其落后的開采技術及低效的設備,其泥炭土生產規模不大。
開采泥炭土的過程中,需依靠陽光和自然風的雙重作用將泥炭土曬干,之后才能通過機械設備將其收集并儲存。然而,如果遇到過量的降雨,泥炭土的干燥過程將受阻,這直接影響到其開采效率。因此,泥炭土的年產量會因氣候條件的不同而出現波動,進而對市場價格和供應狀況產生連鎖反應。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泥炭土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近年,全球泥炭土產業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氣候變化、新冠疫情以及俄烏地緣政治沖突等。上述不良因素共同作用加劇了全球泥炭土市場的供需緊張狀況。部分國家如中國強化了本國泥炭土資源保護力度,限制或禁止泥炭土開采,增加了全球泥炭土供應風險,全球泥炭土整體價格呈現上升態勢。
自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以來,我國泥炭開采供應受限,泥炭土企業以消耗庫存為主,而以椰糠、中藥渣、食用菌渣、蘆葦末、秸秤、果皮、草、園林廢棄物等有機廢棄物以及城鎮生活污泥、其他營養性物質等為原料合成泥炭土的方法將成為發展趨勢。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未來,我國農業農村部將繼續綠色農業和質量農業戰略,積極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投入品技術進步,強化土壤環境修復,加之種苗培育和基質栽培行業不斷發展,市場將形成對泥炭土和泥炭土產品的大量需求。預計2029年,中國泥炭土需求量為127.3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