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魚菜共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農業技術,是利用魚類與植物的共生互補特性,在室內水面進行無土栽培,將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有機結合,實現室內“魚-水生植物”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
室內魚菜共生技術原理簡單、可操作性強、應用場景廣泛,除適用于規模化農業生產外,其也適用于陽臺、接待大廳、園區走廊等公共區域的小規模農場中。室內魚菜共生可讓養殖中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解決農業生態危機,在農業可持續化發展背景下,室內魚菜共生應用前景廣闊。
根據模式不同,室內魚菜共生可分為閉鎖循環模式(水在養殖池、濾液床、種植槽之間形成一個閉路循環)、開環模式;根據技術不同,室內魚菜共生又分為直接漂浮法、養殖水體與種植系統分離、養殖水體直接與基質培的灌溉系統連接等多個共生方式。
魚菜共生技術理念源于農業稻田養殖,近年來,無土栽培技術、魚菜種養技術、傳感器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魚菜共生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室內魚菜共生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室內魚菜共生模式是魚菜共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于池塘魚菜共生模式,室內魚菜共生具有生產穩定、外界干擾少等優勢,但其投入成本更高。
室內魚菜共生屬于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農業生產模式,我國政策支持其發展。在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現代設施漁業建設專項實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到,推廣池塘工程化循環水、工廠化循環水、室內魚菜共生等設施養殖模式。魚菜共生生態種養循環技術也是2024年農業農村部主推水產類農業技術之一。國家政策推動,將為室內魚菜共生產業發展帶來驅動力。
天津農政齊民科技有限公司(農政齊民)是我國室內魚菜共生工廠領軍企業,其擁有國內最大的魚菜共生智慧工廠連鎖生產基地。自2017年成立以來,農政齊民先后完成了4輪融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新型復合農業種植技術,室內魚菜共生實現了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的良好融合,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室內魚菜共生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同時國家政策支持室內魚菜共生產業發展,在政策利好、資本入局、需求釋放等多方因素推動下,室內魚菜共生市場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