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農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農業體系,依托農業傳統技術和科技進步,以生產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為目標,以特色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為主要抓手,從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益、高水平的一個農業生產全過程。
精致農業特征包括生產科技化、生態景觀化、產品精細化、產品融合化、經營組織化等。相比于傳統粗放式農業,精致農業更注重產品上下游的深度開發,產業鏈條更長,如在農產品加工環節,除清洗、分級、包裝等環節,精致農業還更注重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進行進一步精細加工。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中國精致農業行業市場現狀綜合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精致農業最早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臺灣是最早設立精致農業計劃項目的地區,后隨著內地土地資源短缺、農業環境破壞、農業生產力下降等問題突出,精致農業逐漸成為廣泛推廣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之一。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精致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多地區發布了加快推進精致農業發展的計劃,包括《關于加快推進精致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武漢市推進精致農業發展“十大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大力發展精致農業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等。
上海、四川、云南、福建等地區在不斷探索和發展特色精致農業,并涌現出一批精致農業示范基地,包括霞浦臺灣精致農業生產示范區、貴州大秦農業公園、盤山縣東郭葦田精致漁業示范基地等。由于各地區精致農業具體實踐存在差異,精致農業內容也在不斷變化。
精致農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經,在農業現代化發展背景下,精致農業發展空間巨大。受市場前景吸引,精致農業布局企業也不斷增加,包括四川泰和精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徽州精致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川宜賓愛吾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下,我國精致農業在農業結構、生產技術方面的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但由于各地區支持力度、經濟差異較大,我國精致農業整體發展參差不齊,未形成標準化的模式。未來隨著現代化管理手段、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應用,精致農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