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伐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抗VEGF單克隆抗體,是全球第一個抗腫瘤學血管生成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貝伐珠單抗原研藥是由羅氏開發的,是當前研究最多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可被用于治療乳腺癌、腎癌、宮頸癌、結直腸癌等病癥。由于貝伐珠單抗適應癥較廣,且安全性較高,因此當前在全球多個國家獲批,市場需求較高。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6年中國貝伐珠單抗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貝伐珠單抗作為全球暢銷藥物,在2020年全球貝伐珠單抗銷售額約為53.2億美元,2020年在中國樣本醫院銷售額達到17.5億元,同比增長12.2%。國內貝伐珠單抗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在,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癌癥患者數量持續攀升,在2020年我國新發癌癥患者人數達到460萬人次;二是2018年貝伐珠單抗原研藥在中國專利保護期結束,國內制藥企業紛紛布局,相關生物類似藥上市,產品價格降低。隨著以上兩大因素的帶動,預計我國貝伐珠單抗市場規模空間將達到百億元以上。
截止2021年上半年,我國已經實現貝伐珠單抗藥物上市的企業有羅氏、信達、齊魯、綠葉/博安等,其中原研藥物仍舊占據主要市場,當前市場占比約為74%,其次是齊魯藥業的安可達,占據25%左右的市場,信達生物的貝伐珠單抗藥物上市時間短,當前市場占比較小。齊魯制藥作為國內首個實現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生產的企業,在2020年貝伐珠單抗的銷售額達到18億元。
在全球中約有20多家企業處于藥物申請上市的階段,國內也有6款藥物處于上市申請階段,相關企業有恒瑞/盛迪亞、東曜藥業、正大天晴、貝達/海正、復宏漢霖、百奧泰等企業。預計未來五年間,將有6款以上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上市,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按照當前貝伐珠單抗行業發展趨勢,預計到2023年我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將達到65億元,到2030年突破100億元。
除了國內市場,國產貝伐珠單抗以高性價比,逐漸走向海外市場。2021年百奧泰生產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在美國獲得FDA批準上市。信達生物將達攸同的商業化權益授權給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貝伐珠單抗適應癥較廣,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大背景下,癌癥患者數量持續增長,有利于貝伐珠單抗行業的發展。隨著2018年貝伐珠單抗原研藥在中國專利期到期,我國企業紛紛布局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生產,已經有多款藥物實現上市,未來國內貝伐珠單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