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具備圖像識別、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能力,在藥物開發中能夠緩解傳統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等問題,能夠極大的節省成本、降低風險,備受新藥研發領域的青睞。隨著近幾年AI技術的成熟,其在制藥領域應用需求持續增長,未來AI制藥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6年AI制藥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當前全球中約有245家AI制藥公司,大多AI制藥企業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其中美國以55%的占比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英國占比為15%,加拿大排在第三,占比約為7%。中國當前布局在AI制藥領域企業較少,在全球市場占比約為3%。但由于亞太地區人口基數大,未來醫藥領域發展前景較好,因此近幾年亞太地區積極增加對于AI制藥的投資,未來中國地區的AI制藥企業數量將持續攀升。
當前AI制藥市場內參與的企業主要有AI公司、藥企、投資機構、CRO、科技公司等。資本的涌入,使得生物技術初創企業積極布局在AI制藥領域,因此2020年全球AI制藥公司增加了約有42家。
在市場競爭方面,AI制藥企業主要分為三大類型,分別為AI創企、傳統藥企以及互聯網巨頭。傳統藥企主要是以默沙東、賽諾菲為代表的老牌廠商,以及藥明康德、凱萊英等CRO龍頭企業,由于具有豐厚的資金、數據積累、經驗積累,因此市場占比較高;互聯網巨頭企業代表有云深智藥、百圖生科等為代表的企業,在AI技術和生態構建方面具有優勢;AI創企業方面企業眾多,國外的有Exscientia、Atomwise,國內的代表企業有宇道生物、晶泰科技、英飛智藥,擁有學術、資歷等優勢。
AI制藥的應用貫穿了藥物研發到上市的階段,但目前針對于AI制藥研究的案例多停留在藥物研發階段,藥物的臨床實驗階段布局的企業較少,未來該領域發展機遇較大。在研發藥物的適應癥方面,當前AI制藥主要聚焦在精神類、呼吸系統、癌癥、心血管等病癥中。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AI制藥行業的發展主要依托于AI技術和數據共享。但當前大多AI制藥數據來自科研機構、藥企,數據體量相對較小,且大多企業數據共享意識不強,制約了AI制藥行業的發展。當前來看,我國AI制藥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受益于資本的青睞,AI制藥市場內企業數量眾多,但尚未有完全成熟的產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