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癥是身體免疫系統對一些原本通常對身體無害的物質(致敏源)產生過度的反應。引起過敏癥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敏感、藥物敏感、異位性過敏、花粉過敏等,常見的過敏癥狀有皮膚痕癢、出疹、眼睛痕癢、打噴嚏等。抗過敏藥可緩解和治療過敏癥,常見的抗過敏藥種類有抗組胺藥物、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介質阻釋劑、鼻用激素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抗過敏藥物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抗過敏藥市場規模有所縮減,2020年全球抗過敏藥市場收入在110億美元左右,其中北美是最大的抗過敏藥市場。隨著全球經濟恢復增長,以及過敏癥患者數量增加,預計未來五年,全球抗過敏藥將保持以4.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在自然環境中,由于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的因素很多,過敏癥患者數量處于不斷增長態勢,現階段,過敏癥已成為全球常見的六大疾病之一,抗過敏藥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抗過敏藥劑型豐富,包括片劑、膠囊劑、吸入劑、注射劑、乳膏等,抗過敏藥整體可分為口服藥和外用藥,其中口服藥是市場主流產品,銷售占比接近九成。
在口服抗過敏藥市場中,抗組胺藥物市場占比最大,進入臨床的抗組胺藥物已接近上百種。目前抗組胺藥物發展已歷經三個階段,處于臨床使用的第二、三代的抗組胺藥物達到十余種,包括地嗪和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依巴司丁、咪唑斯汀等,其中第三代抗組胺藥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是全球抗過敏藥市場中銷量增長最快的藥物。
抗過敏藥市場競爭激烈,在國際市場上,抗過敏藥供應商主要有強生、Sanofi、Merck、Teva、GlaxoSmithKline等,由于多數抗過敏藥過了專利期,市場上存在的仿制藥生產商較多,因此抗過敏藥市場相對分散。抗過敏藥主要是非處方藥,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其中線下是抗過敏藥主要銷售渠道。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國內過敏癥患者數量眾多,抗過敏藥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目前來看,抗組胺藥物是抗過敏藥市場主流產品,目前抗組胺藥物發展已經歷三代,第三代抗組胺藥物有望憑借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效果明顯等優勢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抗過敏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