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細胞(HSC),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干細胞,具有長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的潛能。血液系統中的成熟血細胞壽命短,需要造血干細胞隨時進行分化補充,若人體受傷出血以及生病出現炎癥等狀況,造血干細胞也需要分化補充血細胞以及對血液系統中的細胞組分進行平衡。
在臨床上,造血干細胞可用于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體瘤等疾病治療領域。血液系統疾病例如急/慢性髓系白血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1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實體瘤例如淋巴瘤、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等。
造血干細胞治療疾病主要采用移植手段,既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與其他干細胞配合使用。例如造血干細胞可以與間充質干細胞聯合應用,一同輸入患者體內,可明顯提高血細胞恢復速度,并且沒有不良反應,能夠提升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治療效果與成功率。
一直以來,臨床上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細胞依靠捐獻得到,需要將匹配的健康供體者骨髓移植給患者,但能夠尋找到匹配的供體者概率低,大部分患者無法得到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2017年5月,美國科學家成功地將成熟細胞轉化成原始血細胞(可以自我更新)以及血液中其他細胞。這表示造血干細胞可以人工生產出,若能夠應用于臨床,將為患者帶來福音。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造血干細胞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造血干細胞移植市場規模約為21.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30.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8%。在全球范圍內,領先的造血干細胞相關企業主要有美國CBR、美國ViaCord、美國賽默飛世爾、加拿大STEMCELL Technologies、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等。
干細胞在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疾病治療方面效果顯著,產業規模正在逐步壯大,造血干細胞是我國最早被批準用于臨床治療領域的干細胞,具有廣闊市場前景。我國“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重點專項中,造血干細胞發育及重建造血功能被列入,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造血干細胞行業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從白血病、糖尿病、紅斑狼瘡等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來看,還是從淋巴瘤、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來看,造血干細胞治療均具有明顯效果,因此全球造血干細胞移植市場規模持續穩定擴大,其中,白血病、淋巴癌是主要市場。現階段,造血干細胞來源主要依靠捐獻,這限制了其需求增長,若未來人工造血干細胞能夠應用于臨床,造血干細胞移植市場規模有望快速擴大。